談談一體化振動傳感器校驗方法
傳感器是一種信號采集與轉換裝置,現已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的生產和研究領域。振動傳感器根據其工作原理為測量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并且普及率正在逐步擴大。然而,在使用振動傳感器的過程中,會出現測量數據的偶然誤差或錯誤的情況下,振動傳感器是否損壞?在這一點上,我們首先要檢查振動傳感器,看看問題在哪里。
校準也被稱為校準、校準,它是通過測試建立傳感器的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系,而且在不同的使用條件下確定誤差關系。振動測量中使用的各種傳感器,如靈敏度、線性范圍和頻率響應特性等,直接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根據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134-77、JJG29—91),傳感器的校準周期一般為一年,振動傳感器有很多技術指標,校準也有很多內容。
一體化振動傳感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性能指標的校準:
1.靈敏度。它是指在規定的頻率范圍和周圍環境條件下輸出量(電壓、電荷)與輸入量(振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比值。
2.環境因素的影響。在高溫、高壓、水下以及強磁場環境中使用時,要考慮環境參數對傳感器的影響,并且要做出相應的修正,以便修正最后測得的數據。
3.頻率特性。頻率特性分為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幅頻特性是傳感器靈敏度隨頻率變化的特性;性頻特性是輸入量與輸出量之間的相位差隨頻率的變化的特性,一般指考慮校驗幅頻特性。

4.橫向靈敏度。它是指傳感器承受與主軸方向垂直的振動時,其輸入與輸出振動之間的比值。
5.線性范圍。線性范圍是指傳感器輸入量與輸出量之間保持線性關系的最大機械輸入量的變化范圍。
通常情況下,只是對傳感器的靈敏度、頻率特性和線性范圍三項內容進行校驗。振動傳感器的校驗一般是在標準振動臺或沖擊臺上進行的。目前傳感器校驗的方法主要有絕度法校準、比較法校準、隨機法校準、互易法校準和重力法校準等方法。
為了時刻保持測量數據的準確及安全性,我們應該定期對振動傳感器進行校驗。而在校驗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是,振動傳感器的校驗是檢查儀器是否符合標準指標,看看與標準值相差多少,即便校驗的數據與標準值不符我們也不用不合格來表示的。振動傳感器的校驗有多項指標可以進行核對,國家標準或者地方的標準,就看進行的測試的權威性來決定選擇哪項標準作為參考。
本文由一體化振動傳感器整理,本文不代表本站觀點